保定日报讯(记者白冰 通讯员陈曼 实习生任芸静)近日在保定市某职业资格考试考场外,遗忘身份证的考生李佳凭电子社保卡二维码核验身份,顺利入场考试。在保定市,社保卡除了能参加职业资格考试外,还可以在市本级、各县(市、区)人社综合服务大厅,“一卡通办”创业补贴申领、就失业登记、参保登记、待遇核定等人社业务;“一卡通游”全市所有A级以上景区、度假区,在国有图书馆借阅图书;“一卡通乘”公交……
市人社局近年来大力推进社保卡居民服务“一卡通”应用,深化拓展“一卡通”线上线下应用场景,形成以社保卡为基础,“多卡合一、多码融合”的应用体系,越来越多的民生服务事项加载至社保卡,不断提高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。
以改革创新,深化居民服务“一卡通”场景应用。借鉴先进地区做法,创新建立政府指导管理、企业建设运营、银行资金支持的“政—企—银”建设模式,部门协调更有力,建设主体更可靠,资金来源更有保障。在实现国务院“高效办成一件事”第一批重点事项清单中,社保卡居民服务“一件事”四个场景的基础上,深化拓展十个场景(政务服务、旅游观光、惠民惠农财政补贴发放、智慧校园、智慧园区、智慧社区、生活服务、金融消费、残疾人服务、京津冀协同)。通过“基础应用—深化拓展—区域联动”三步走,建设跨区域线上线下居民服务“一卡通”管理和应用服务体系。
以数据赋能,提升居民服务“一卡通”服务能力。采用大数据、云计算、分布式架构等多项前沿技术,自主建设保定市居民服务“一卡通”平台支撑体系。在省级“一卡通”平台的基础上,自建与北京、雄安新区建设标准一致、数据标准一致的市级居民服务“一卡通”平台,与省平台互为补充。构建“一卡通”权益共享平台,归集各场景用卡数据和部门权益数据,数据共享,赋能共用。建设数据分析展示平台,分析各场景用卡情况,为科学决策管理提供数据支持。建成统一支付平台,打造“一卡通”统一支付体系,为保定居民服务“一卡通”小程序提供线上缴费、展码支付、扫码支付等能力。
以优化模式,打造居民服务“一卡通”便民体系。以保定居民服务“一卡通”小程序作为“一卡通”综合服务统一入口,为市民提供全面便捷的电子社保卡申领、社保卡申领补换,就医购药、交通出行、旅游观光、人社高频事项办理等多场景的线上用卡服务。持续推进社保卡服务网点向基层和合作银行延伸,共建社保卡服务网点789家,覆盖全市县区、街道、乡镇,群众可就近即时办理社保卡全部业务。组建专用物联网络,布设社保卡便携式制卡机1176台,经办人员可以携机具进社区、进村居、进企业,对残障人士、老年人等特殊人群提供上门制卡。
截至目前,保定市社会保障卡累计发行924万,人口覆盖率达100%,电子社保卡签发782.5万,人口覆盖率达86%。自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“一卡通”建设以来,各场景应用每月累计超百万人次,补贴资金进卡累计约5.9亿元,社保待遇每月进卡约12亿元。
短评
小卡片承载大民生
保定市以社保卡为载体推进居民服务“一卡通”建设,生动诠释了“小卡片承载大民生”的治理智慧。通过“政—企—银”协同模式创新,不仅实现了人社业务的“一卡通办”,更将服务半径拓展至文旅、交通、金融等十大场景,让群众切实感受到“一卡在手、生活无忧”的便利。这种“多码融合”的探索,既避免了各类证件卡片的功能重复,又以数据共享打破部门壁垒,彰显数字化改革的惠民实效。
从覆盖全市的789家服务网点到1176台便携制卡机的灵活配置,保定市在服务触达“最后一公里”上下足功夫。特别是电子社保卡与实体卡的并行应用,既照顾了老年人等群体的使用习惯,又满足了年轻人对移动服务的需求。当社保卡从单纯的医保凭证升级为城市生活的“万能钥匙”,其背后正是政府部门以用户思维重构服务体系的努力。
信钰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